「我的初書時代2」特展開幕式暨新書發表會
2017年12月01日
( 特派員陳錦玲台中報導 )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出版《我的初書時代:臺中作家的第一本書》第二輯,12月1日在臺中文學館舉行新書發表會,同步舉辦同名特展。書中蒐羅從日治時期至當代近半世紀40位中部作家的第一本書,透過手稿、作家介紹、照片等,帶讀者走進作家的生命歷程,一窺作家們投入創作的初心。
文化局近年來積極描繪城市文學藍圖,繼去年出版《我的初書時代:臺中作家的第一本書》第一輯後,今年再次籌備規劃,推出《我的初書時代:臺中作家的第一本書》第二輯,期望讓更多民眾了解臺中璀璨的文學成果。
特展開幕式暨新書發表會活動於12月1日上午10時於臺中文學館研習講堂舉辦,文化局長王志誠及多位書中作家出席。王志誠說,這次收錄的作家楚卿正是他的高中國文老師,而他人生聽的第一場演講則是丁潁的演講,期待透過記錄這些創作背後的故事,豐富臺中文化樣貌。
作家丁潁感謝文化局的用心,他說,《我的初書時代:臺中作家的第一本書》的出版是臺灣首創,保留珍貴的文學史料,他今年也重新再版了五十年前的《南窗小札》,完成自己長久以來的心願。作家邱家洪特別感動透過這次的出版看到《落英》極為稀有的初版封面,今日的臺中很多文化活動落實了臺中文化城的美名。
難得返臺特地趕來參加的作家白慈飄也分享了出版初書引發她寫作的熱忱,從此之後創作不輟;作家陳明台感謝文化局對推廣作家的不遺餘力;方耀乾和張芳慈不約而同都提到母語創作的推廣,是文學走向國際化的重要一步。古月、莫渝、江心靜、解昆樺、汪詠黛、柯翠芬、蔡淇華、洪中周、林金郎、賴鈺婷等都紛紛分享自己出版初書的心境、歷程及秘辛,宛如看見臺中作家出版史的縮影,氣氛溫馨。
延續第一輯的設計,《我的初書時代:臺中作家的第一本書》第二輯收錄40位中部作家,以作家的生卒年排序,由作家親自執筆或專人撰稿,敘述最初創作及出版時的感動,並搭配作家身影、第一本書封面樣貌、手稿、書房等照片,讓讀者看見臺灣文學的發展軌跡。
書中收錄的40位作家,涵蓋日治時期至當代,包括日治時期被喻為「臺灣第一才子」的呂赫若、文風溫婉的琦君、以《油蔴菜籽》獲肯定的廖輝英、醫師作家王溢嘉、縱橫文學和網路世界的詹宏志、醉心書寫與書法的葉國居、孜孜矻矻於文學教育的蔡淇華、以《父後七日》受矚目的劉梓潔等。
文化局表示,《我的初書時代:臺中作家的第一本書》可說是「作家初書史」,即日起,第二輯可在臺中市各區圖書分館免費借閱,也可在全臺誠品、金石堂、國家書店、五南文化廣場、博客來、TAAZE讀冊生活等實體或網路書店訂購。
另外,11月28日至12月11日在臺中文學館研習講堂舉辦同名特展,邀請臺灣文學史學者、也是知名藏書家應鳳凰擔任顧問,展覽內容包括書本、作家身影與介紹,及部分作家書房、手稿、年表等相關資料,並舉辦一系列精采的講座,免費入場。
專書同名特展四場活動如下表,皆為免費講座及演出活動,詳情請洽臺中文學館(04-22240875),或上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官網查詢(http://www.culture.taichung.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