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腦傷後造成低血鈉 診斷為「SIADH」 醫:正確用藥可大幅改善
2017年09月26日
77歲陳伯伯三年前車禍腦部開刀後,因長期低血鈉的關係,出現四肢無力、意識不清等症狀,反覆在神經外科與內科住院治療,後經腎臟科醫師收治住院後,診斷為「抗利尿激素不適當分泌症候群」(簡稱SIADH),經以利尿劑「Tolvaptan」治療後,終於改善反覆住院的情形。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主治醫師陳虹志表示,臨床輕微低血鈉症狀多為暈眩、四肢無力,其中慢性的輕微低血鈉常常不會有症狀,但若血鈉值低於125mmol/L(正常值為135至145mmol/L),或是急性低血鈉時,上述症狀就會更為明顯,嚴重時更可能會有意識障礙、癲癇、昏迷等狀況,因臨床上低血鈉的診斷有很多可能性,需要內科專科醫師診治,才能提供正確診斷與治療。
陳虹志指出,該患者住院後診斷為「抗利尿激素不適當分泌症候群」,治療方式為高鹽飲食(一天食用8至10gm的食鹽)與限制水分攝取(一天不超過500至1000cc),而患者當初腦傷開刀住院期間,曾出現低血鈉情形,雖已提醒應進行高鹽飲食與控制喝水量,但仍頻繁發生低血鈉症狀,導致反覆住院治療。
經過詳細評估,陳虹志建議患者可考慮自費使用利尿劑「Tolvaptan」控制,使用後隔天,經服用半顆後,隔天患者血鈉值隨即上升至133mmol/L,解除手腳無力、意識不清等症狀,追蹤電解值三天確定安全後便順利出院,後續門診時間歇使用此藥物,追蹤兩年之內也不曾再因低血鈉而住院,加上搭配藥物與飲食控制,目前控制血鈉在130mmol/L左右,大幅減少家屬照護負擔。
陳虹志介紹,「SIADH」為體內分泌不正常濃度的抗利尿激素(ADH),造成水份滯留,引發低血鈉情形,此疾病好發於曾經腦部創傷或出血、肺癌(小細胞癌)、使用抗癲癇藥物等患者;透過利尿劑「Tolvaptan」治療,能在腎小管阻斷水份的再吸收,改善低血鈉的問題,也不像其他利尿劑會出現低血鈉、低血鉀等副作用。
但是臨床上的急性期治療,則通常會補充高濃度食鹽水(3%NaCl),頻繁追蹤血鈉,直到症狀改善或血鈉改善,這些過程都需要住院嚴格監控,保護病人安全。
此外健保局去年九月已將此藥物納入健保給付,唯健保規定須住院患者且血鈉須低於125mmol/L才能使用,而且限制給付次數,條件仍較為嚴苛,不過經調降藥價後,現在價格已較為親民,約為800元,以此個案為例,僅需使用少劑量即可達到免於反覆住院之苦,減輕家人的負擔,將可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