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防災科技之文資守護行動 ─跨域合作防災演練
2017年09月07日
文化部為強化文化資產防救災機制,結合內政部消防署、警政署和臺南市政府相關單位,於今(7)日上午在國定古蹟臺南孔子廟進行文資防災月首場防災演練。本次演練除了古蹟管理人、文化、消防及警政單位跨域整合進行防災演練,並結合最新的自主性防災設備,藉由現代科技提升文資防災守護能力。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與臺南市政府消防局、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財團法人臺南市孔廟文化基金會共同籌劃本次文化資產防災演練,臺南市政府消防局並出動第七大隊及其所屬分隊30名消防人員及9輛消防車參與實際操演。國定古蹟臺南孔子廟為歷史悠久並具有大量重要文物,也是熱門之參觀景點,本次防災演練模擬古蹟受災真實情境,演練著重古蹟管理人員於災害發生時,啟動自衛消防編組迅速疏散遊客與文物搶救。另一方面,臺南孔子廟擁有文化部與臺南市政府消防局合作建置全國第一批自主性防災設施設備,此系統配置之火焰探測器於偵測古蹟附近有火源產生時,即可開啟室外放水槍噴灑水幕避免延燒,以防護古蹟文資重點區域,並達到初期滅火的目的。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施國隆局長表示,鄭麗君部長非常重視有形文化資產防災守護,防災演練為推動「有形文化資產防災守護方案」重要的一環,演練重點在於模擬古蹟受災真實情境,結合古蹟所有人、使用人或管理人的「自救」;周邊社區人員的「共救」;另以警察局日常巡查及交通管制,消防局、會同文化主管機關災中搶救,加入政府機關的「公救」,展現防災「自助」、「共助」及「公助」程序,強調跨域整合的重要性。並於古蹟中導入最新防災科技之自主防災設備,提升文資防救災能力。
古蹟防災應兼顧人身安全之保護及文化資產價值之完整保存,惟有透過防災演練,才能讓古蹟管理人與第一線消防人員熟悉文資救災特性。文化資產建築年代久遠,古蹟、歷史建築等建築類文資保存面臨火災的威脅最大,一旦發生常造成嚴重的毀損。主要火災原因包括:用火不慎、人為縱火、施工不當、電氣因素及鄰災延燒。文資火災致災因素複雜,惟有透過人為管理機制、防災演練及運用現代科技導入硬體防災性能的提升等,得以降低火災發生並減少損害。
施國隆指出,為防範文化資產面對各種自然與人為等災害風險,文化部結合跨域資源推動「有形文化資產防災守護方案」,積極從「建置防災整備機制」、「推動防災科技整合」與「深化文資守護網絡」三面向著手,逐步提升文資防災能力。並邀集內政部消防署、警政署與地方政府召開推動會議,合力推動守護方案。
有關文化資產防災機制,文化資產保存法與古蹟管理維護辦法已有明確規範,明定管理單位應訂定防災計畫,內容包括災害風險評估、災害預防、災害搶救與防災演練等項目,並由主管機關輔導文資所有人、使用人、管理人落實管理維護工作。文化部為進一步強化文資防災能力,透過防災守護方案持續補助地方政府,提升文資防災設施設備與成立專業服務中心補足防災人力,並結合內政部消防署及警政署資源,與地方政府合作舉行古蹟防災演習及設置巡邏箱強化守護能力,以期減少文化資產受災案件,永續保存文化資產價值。
文化部已規劃每年9月配合全國古蹟日為文資防災月,辦理防災演練與教育宣導活動,以提升全民文資防災意識,並於今(106)年度密集舉辦5場防災演練(時間地點分別是9月7日「國定古蹟臺南孔子廟」、8日「國定古蹟鳳山龍山寺」、22日「國定古蹟麥寮拱範宮」、23日「金門縣定古蹟黃宣顯六路大厝」、25日「臺北市定古蹟李國鼎故居」),文資防災月首場操演即本次國定古蹟臺南孔子廟防災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