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離杜鵑窩 破除精神病電療迷思
2017年03月14日
在電影戲劇中或街頭巷弄口耳相傳下,精神科住院病人在治療的部分,除了藥物、心理治療等之外,可能會將病人五花大綁,使用機器去電擊腦部,使他抽動癲癇,而寂靜的病房長廊只瀰漫著患者低沉且若有似無的呻吟聲,這是一般民眾對於電療的恐怖想像。衛福部南投醫院精神科提供了電療的說明,想要藉此破除民眾對於杜鵑窩(精神病房)治療的迷思。
南投醫院精神科李志銘醫師表示電療的全名是電痙攣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簡稱ECT)。是透過電流經由腦部的方式來誘發痙孿。治療前會將病患麻醉,將電極放置於病人兩側太陽穴上,通予適當電流,以改善神經傳導物質的狀態、使腦神經細胞趨於穩定,此種方式相較於精神科一般治療方式來說屬於侵入性治療。電療可能會因抽搐造成的肌肉痠痛、頭痛、暫時性記憶衰退及骨折等副作用。
目前精神科將電痙攣療法使用在治療嚴重憂鬱症、雙極性情感疾患和精神分裂症的病患上,尤其當所有藥物和心理療法都無效時才會評估使用。李志銘醫師表示,所有的治療皆有其副作用,醫療人員一定會在療效與副作用之間精準的衡量得失,目前電療使用正弦波短時間(brief pulse)有效電波,為當年發明時所使用電量的三分之一,更可減少短期記憶的喪失和電療後的精神混亂狀態。併用極短時間、高頻率和長效刺激的方式,使電療更為有效並使副作用降到最低。
詹喬年專科護理師分享曾有病人在電療結束出院後,有次在門診看到該病患由母親陪同下返診,看著他的母親微微的彎著腰道謝,說病人現在穩定協助家中生意及病人精神狀況的改善。
現今精神病人仍被汙名化,其實透過復健治療、規則返診下,病人是可以回歸正常生活的,期待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疾病本身及治療方式能夠破除誤解與迷思,也希望精神病人及家屬不氣餒、滿懷希望,除了治療外,家人的關懷與支持,更能讓病人穩定的在社區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