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新科大召開新竹縣社會福利論壇「從年金改革論新竹縣敬老福利津貼發放」
2016年12月14日
因應政府年金改革方針,明新科大今(14)日於管理學院哈佛講堂召開新竹縣社會福利論壇探討「從年金改革論新竹縣敬老福利津貼發放」,邀請玄奘大學社科院長朱美珍演說「從社會資本觀點探討老人社會參與與福利政策」、明新科大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黃久秦助理教授演說「從老人福利與經濟安全角度論新竹縣敬老福利津貼」、中正大學企管系鎮明常副教授演說「從財政角度下探討新竹縣老人年金制度之排擠效果」等專題論文,縣長邱鏡淳出席向學者專家致意,期許透過中央政策導向與學術研究分析,提供縣府檢討、調整、革新政策之參酌,攜手產學共同提升高齡友善城市環境。
玄奘大學朱美珍院長就世界衛生組織提倡「成功老化」觀點,強調老人社會參與的重要性,對新竹縣在邱縣長推動愛心醫療專車、樂齡學習中心、老人共餐等政策附和肯定,在衛福部2013年老人生活狀況調查排行第一期望是擁有健康生活的面向,相對助益,主張在地老化、活躍老化的良善條件下,連結世代相處環境,達到成功老化目標。
明新科大黃久秦助理教授舉出新竹縣敬老福利津貼的緣起與執行,以津貼發放對老人福利、經濟安全、權利需求的影響,論述發放與否的迷思,而正值中央年金改革方案熾熱展開,新竹縣應以實質照顧需求服務上,重新檢討老人福利制度,可長可久且符公平正義原則,他統計新竹縣自民國83年開始發放迄今達22餘年,計發出350多億元,縣政負債也持續累積至目前約400億元,已達紅色警戒區,此津貼發放對貧窮或資源不足老人仍無法保障經濟安全,更加導致年輕世代認為前上一輩老人加重其負擔,加速世代衝突。而依中央社福績效考核評比93-104年新竹縣的成績參考,除了邱縣長上任後實施排富後的100、102、104年獲甲等外,其餘均列丙等或丁等,按中央包括監察、主計等單位持續強調法定規範條件,以及老人需求以健康生活優先的期望,老人福利津貼發放與否值得探討。
中正大學鎮明常副教授引據中央政府、監察院等對新竹縣敬老福利津貼糾正的角度,以及各方數據及議題論討進行統整、分析,認為民國97年推行國民年金後,新竹縣應把替代、過渡性之敬老福利津貼終止或以其他方式進行改善,同時也提醒在加速老化、高齡化及少子化的台灣社會,未來世代衝突將可預見,身心照顧、居住休閒、社區環境、醫療健康等,應為更加重視的課題。
這項論壇同時還有明新科大吳老德副教授「新竹縣敬老福利津貼變革之政策評析」、台北市立大學紀和均講師「地方給付行政的法律保留概念:以新竹縣政府敬老福利津貼改革為例」、文化大學洪明皇副教授「敬老津貼對新竹縣老人經濟處境的影響」等論文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