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原民共組協會 齊力發展能高越嶺道生態旅遊
2016年12月13日
南投林區管理處結合南投縣仁愛鄉春陽村、精英村、都達村籌組「南投縣能高越嶺道生態旅遊推動發展協會」,於12月11日宣布正式成立,將共同維護山林環境,並推動能高越嶺道的生態旅遊,以兼顧旅遊、保育與地方發展。
南投林管處李炎壽處長表示,為發展能高越嶺道沿線生態旅遊,林務局103年起即積極與周邊部落研商,開設生態旅遊培訓課程,期待建構在地經營的模式。期間共有78位學員參與基礎課程,31位種子人員進入進階實習培力,投入步道生態旅遊相關的導覽解說、接待餐飲、登山服務等專業服務,完成了5梯次的試遊程實境演練,每梯次標準遊程可為部落創造11.4萬元之直接旅遊收益,另為部落附帶推廣農特產品及文創作品,效益顯著。
為更進一步增進地方產業發展能量,春陽村史努櫻部落、德魯灣部落,精英村波瓦倫部落、馬赫坡部落,以及都達村都達部落、鹿谷達雅部落等6個部落,自發性籌組「南投縣能高越嶺道生態旅遊推動發展協會」,11日於廬山國小舉行成立大會並選舉首屆理監事,結果由前原民會副主任委員洪良全獲選擔任協會理事長。
於廬山出生的孔文吉立委致詞表示,特別肯定林務局協助原住民事務,以能高越嶺道為主軸帶動部落發展,他也舉出自己出國前往斐濟考察的經驗,希望以部落動員投入生態旅遊產業,以高品質提高產品價值,讓部落整體獲益。
林務局廖一光副局長回應,該局自91年起推動國家步道系統計畫,逐步累積形成民眾探訪山林的優質路網,能高越嶺道即是其中自然資源最精彩、人文歷史最動人的古道之一。林務局於91~95年間整建貫通屯原至五甲崩山間27公里之路段,重啟古道風華,100年並委託由古道文學大師楊南郡、徐如林老師出版「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藉由當時國片熱潮,讓國人重新關注霧社事件及賽德克族的過往歷史。隨著軟硬體逐步到位,林務局也思考如何讓政策效益可以延伸協助部落發展。102年林務局啟動「國家步道生態旅遊發展策略及整體規劃」案,自154條步道系統中,遴選出能高越嶺道為示範操作路線,結合周邊的三村六部落,共同發展生態旅遊,以兼顧旅遊、保育與地方發展之精神。
南投林管處李炎壽處長最後期許「南投縣能高越嶺道生態旅遊推動發展協會」未來營運與業務發展順利,南投處將持續與協會合作,朝遊程多元化、體驗特色化、經營自主化等方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