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冥陽兩界 醫學系學生最敬愛的大體老師 更以大自然為師以海葬作為人生最後一程
2015年08月25日
臺北市殯葬管理處每年約7月份都會收到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來函,協助為大體老師們辦理火化儀式及告別禮。今年來自臺大醫學院的大體老師有15位,他們個個無私奉獻,遺愛人間,尤其捨身作為醫學院學生教學研究,串起冥陽兩界師生情緣,準醫生們除了感謝還是感謝,臨別禮那天,紅了眼眶,祝福無語良師到更好的地方。其中4位大體老師更以身作則,回饋於醫學及社會教育外,更遺願以大自然為師,於上(7)月19日參加臺北市聯合海葬,響應環保葬,令人動容。
透過大體老師們的生平點滴,細細咀嚼遺愛人間的天使故事。
出生於台南的徐老師,擁有豁達樂觀的個性,卻相當注重兒女優良品格的教育,徐老師收起一家之主的威嚴和兒女們打成一片,家人相處輕鬆、感情融洽,給兒女們很大的自由空間發揮所長,在兒女眼中的他是位亦父亦友、親切和藹的好父親。
徐老師在臺大醫院住院期間,親切且配合的態度,使他成為醫學院實習學生們口中最棒的病友和老師,在與學生們互動的過程中,徐老師興起回饋醫學教育的念頭及捐贈大體的想法及選擇海葬方式處理身後事,不留戀一絲一毫,完完整整將自己奉獻給大自然。
徐老師於民國102年5月12日離開人世,他以偉大的方式將自我奉獻於臺灣醫學教育,期盼能培養出更多的良醫及造福更多的病友。學生們不捨地表達:「感謝老師的奉獻,無語良師的相伴以偉大的方式讓我們在成為醫者的路上能更加圓滿與順利,以期爾後成為一位良醫」。
出生於民國51年的楊老師,畢業於建國中學及臺灣大學中文系,是位幽默風趣但又心思細膩的人。老師喜歡閱讀、研究地圖,特別喜歡研讀歷史和地理,閱讀之餘,他也喜歡製作精巧的手工藝品,曾製作緞帶天堂鳥、手工小雨傘為家裡營造充滿藝術美的温馨氛圍。
楊老師生前曾於郵局、新學友書局工作,後來改行當計程車司機,儘管工作忙碌,老師仍是家裡重要支柱,其母親往生後便一手挑起家事的責任,時常烹煮母親的拿手菜:鹹魚燒肉和雪裡紅炒肉絲等,是位全心全意為家庭奉獻的人。
楊老師生前和家人提及捐贈器官或捐贈大體的意願,希望在人生的最終能讓身體發揮最大的價值,老師的離世讓家人十分感傷,但老師的幽默風趣、顧家體貼,深深烙印於家人心中,期望醫學生們能在老師無私的「身教」下,成為一位好醫師。學生們眼眶泛紅地說著:「與老師這段超越生與死的師恩與友誼,就像您用緞帶做的天堂鳥一樣,永遠綻放在最美麗的時刻」。
林老師是位溫良恭儉的家庭主婦,秉持傳統美德,相夫教子,扮演賢內助的角色,勤儉生活、無怨無悔,只為把最好的留給家人。閒暇時從事運動、也常下廚與親友分享,老師此生最大的欣慰為後輩各自成家、頗有成就。
林老師為人熱心、樂觀開朗,好作公益,尤其對弱勢族群的協助更是不遺餘力,行善所獲致的心靈富足,遠遠超過物質帶來的快樂。自謙不懂教育,昔日以身教作為子女的楷模,今日以身軀作為學生的典範,教導醫學生們細心諦聽、用心感受。學生們崇敬地感謝,「感謝老師您的無私奉獻,將生命的燦爛續留人間。我們願窮盡一生,竭力企及您的高度,不負您的期盼」。
國立臺大醫學院陳金蘭小姐說,過去國人對於保留全屍觀念強烈,所以推動大體老師成效有限。而隨著人生生死話題不斷的被社會大眾討論,及觀念提升,無懼生死,並將死後器官捐贈或作為大體老師已逐漸成長。尤其,人生最後一程仍顧慮土地資源有限及環保問題,選擇全歸大自然的環保葬,其無私奉獻精神,令人敬佩。相關遺體捐贈諮詢可洽「北區七家醫學院遺體捐贈聯絡中心」或其他大學醫學院獨立招募管道。
殯葬處表示,臺北市實施多元環保葬葬區包括富德樹葬區-詠愛園、陽明山花葬區-臻善園及1年辦理4場次海葬,每年參加環保葬的人數逐年攀升,去(103)年參加人數計有1,932人,較102年大幅成長35%,殯葬處對所有參加環保葬的先行者,表達感謝,因為他(她)們樹立環保自然葬良好的典範,讓生命在大自然裡得以延續,大愛精神永恆不朽,留給世人及後代恆久美好的回憶。多元環保自然葬可至臺北市殯葬管理處網站查詢(www.mso.taipei.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