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 02月 06日
田園教育課程深耕成果發表
2016年12月06日
( 特派員廖廣學 台北報導 )
臺北市小田園計畫實施即將兩周年,北市共計有高中以下265所學校及12所社區大學投入該計畫,106年度參與校數將達300校;105年度累計有58所學校參與綠屋頂計畫,參與利用校舍頂樓空間栽種,106年度參與校數預計達80校,各校透過小田園計畫,融合自然領域、生命教育、環境教育及生活體驗課程,讓學生從種菜的過程中,對所學內容有更深刻體會,進而珍惜愛護所處的環境。
以民生國中為例,該校參與105年度以「永續城市」為主題的彭博網路教育計畫,因此,學生至學校鄰近的果菜市場蒐集廢棄的果皮菜葉餵養蚯蚓,再以蚯蚓的糞便製成有機肥料,不僅可以用來種植校內的蔬菜,更可以販售給社區愛種花草的居民,讓「Trash變成Cash」,學生將綠能環保的概念化為實際行動,正是本市推動田園教育深耕課程的目標。
本市今年屆齡退休的顏東隆老師,對於種植也很有一套,他退休後義務回到本市信義國小幫忙規劃、指導學生種菜,顏老師現場將解說如何以米糠養殖蚯蚓,將不要的資源製成沃土,現場也將由信義國小的學生向市長致贈小小神農親手種植的蔬果,以表達對食農教育支持與對食物的感恩。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日前辦理臺北市小田園基地小小神農競賽活動,選出高中、高職、國中、國小及幼兒園各3所共15所學校,將於105年12月15日假河堤國小辦理決賽,現場除烹煮學生種植的蔬菜鼓勵有機飲食外,更展示各校田園教育融入課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