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新村好所在〜阿罩霧起藝-105年光復藝術村系列活動暨光復新村幸福椅子節」
2016年11月25日
( 特派員陳錦玲台中報導 )
臺中市霧峰區光復新村是臺中市第一處列名「文化景觀」的文化資產,市府11月26日在光復新村舉辦「光復新村好所在」,結合文化局「阿罩霧起藝」光復藝術村系列活動及勞工局「摘星青創基地-幸福椅子節」,邀請街頭藝人、樂團及摘星青年演出,當天起至12月11日另有文物展,帶民眾了解不同風貌的光復新村。
光復新村興建於1950年代中期,是臺灣省政府新市鎮「中興新村」的先期規劃,其生活空間具有歷史特殊性,市府於2012年公告為臺中市第一處文化景觀。為更有效活化使用,市府規劃摘星青年進駐,未來將推動藝術進駐計畫。
「阿罩霧起藝」系列活動由文化局主辦,為藝術進駐計畫暖身,重頭戲於11月26日舉行,邀請街頭藝人、米可吉他室內樂團演出,臺灣茶藝文化學會並安排茶席,將茶香融入藝術,梅川文化學會吟唱詩作;為鼓勵當地居民參與藝術,文化局邀請霧峰六股社區發展協會和四德社區發展協會、烏日區五光社區發展協會演出,而因應光復新村成立需求而成立的復興國小則表演陶笛。
此外,11月26日當天還有「印象角落拼圖趣」,收集光復新村印象角落戳章拼圖,集滿將送小禮物;另由文資志工定時導覽園區,帶民眾深入了解光復新村。
另一項重頭戲「光復新村的故事展—重現1970s省府眷舍生活風貌」展覽則自11月26日展至12月11日。文化局指出,光復新村代表戰後的現代化生活,這項展覽在光復新站房舍內的客廳、飯廳和廚房,以舊式沙發、老電視、擺飾等文物及文史資料,重現1970年代家庭的生活場域。
由勞工局主辦的「幸福椅子節」,選在摘星青年創業基地屆滿週年之時舉行,邀請民眾分享摘星計畫執行成果,由摘星青年合力將原在光復新村信義路上擺放的各具特色的椅子,修復及製作成「幸福椅子」,並於11月26日舉辦摘星之光-摘星計畫週年表揚、幸福椅子微旅行啟航、青年市集、貓頭鷹DIY體驗活動、幸福椅子票選、粉絲頁打卡行銷、摘星青年爵士樂團及唸歌表演等。
文化局表示,「光復新村好所在」系列活動結合學校與社區,從參與藝術擴展至多元交流計畫,邀請民眾共襄盛舉,為光復新村注入新的藝術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