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臺中市社區文化季 社造萬花瞳.藝遊大臺中
2016年11月02日
( 特派員陳錦玲台中報導 )
臺中市社區總體營造年度盛會「2016臺中市社區文化季」,11月3日(四)至11月12日(六)於20號倉庫、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大墩文化中心等地登場,展出推動社區營造成果、地方文化館營運成效,並有社區劇場、社區影像紀錄片。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表示,臺中市104年社區營造績效評比獲全國第一,並率先成立「區域型社造中心」,成果豐碩。
今年社區文化季以「社造萬花瞳.藝遊大臺中」為主題,匯集本市社區營造點、深度文化之旅共70個單位,及27個區公所「一區一特色」、4個「區域型社造中心」執行成果,另外還有6場「社區劇場」和社區影像紀錄片,以及地方文化館營運成果,展現豐富多元的在地社造文化。
社區文化季記者會於11月3日(四)9時30開始,由中華民國炎黃陰陽家學會的「祥獅獻瑞‧世傳世」獅藝及社團法人台灣新移民協會「愛在每個角落扇子舞」暖場演出,展現臺中市社造的多元及活力;臺中市秘書長黃景茂及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局長王志誠一同將主視覺眼睛馬賽克貼上文化季主題意象,象徵畫龍點睛,為文化季系列活動拉開序幕。
文化局表示,今年是臺中市社區營造豐收的一年,104年文化部社區營造績效評比獲得全國第一,105年文化部「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補助金額拿到全國第一;在執行成果方面,社區提案數量較去年增加2成,提案主題除關注在地人文地產景外,更增加對同志、性別平等、新住民融入以及食農教育的關注,展現多元活力。
另外,區公所層級的社造獲得區公所的協力合作,不僅有27個區公所參與「一區一特色」計畫,並配合「行政社造化」的未來社造趨勢,領先成立南區、豐原區、后里區、西屯區等4個「區域型社造中心」,貼近社區營造的在地需求,成果豐碩。
今年臺中市社區文化季以「社造萬花瞳.藝遊大臺中」為主軸,透過靜態展、論壇、劇展及市集等活動,展現社造活力。文化局指出,「社造萬花瞳主題展」包含「一區一特色」、「地方館舍」、「社區愛旅行」、「從產地到餐桌」、「在地知識學」、「社群營造」及「活力社區」等七個主題,現場準備500份闖關禮及假日1000份免費體驗卷,供民眾索取挑戰,體驗社區活力。
此外,今年新增「地方館舍」區,展出包含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民俗文物館、版印特藏室的特色文物,介紹臺中文化館舍營運成果。並邀請豐原漆藝館及纖維工藝博物館辦理漆藝杯墊和染色拓印等手作DIY,帶民眾深入認識文化館舍。
「分享與開創—公民參與X社造轉型」社造論壇,11月5日(六)在臺中文創園區求是書院舉辦,探討社造連結、整合的各種可能;「藝遊臺中.社區劇展」於11月11日(五)19時在大墩文化中心辦理,由6個參與社區的居民粉墨登場,以偶劇、音樂劇、歌舞劇等演出來自土地的故事 ;「城鄉連結.綠色消費市集」11月12日(六) 在國安一路上的兒童公園舉辦,實現「食當季.吃在地」的理想。
2016臺中市社區文化季系列活動詳情,請至活動網址查詢:http://community.culture.taichung.gov.tw/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