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花「攻異」聯展
2016年11月01日
由黃珮萱老師及多位纏花同好共同聯手展出纏花「攻異」聯展,自11月2日起至11月20日止,於本局美術館B1-B2展覽室展出,歡迎鄉親蒞臨觀賞,詳情可上文化局官網(www.hchcc.gov.tw)查詢或電洽5510201#800-806。
纏花也稱繡線花,以金屬絲為筋骨、厚紙為肌膚、色線纏繞其上為彩衣成零件,數個零件再組合成各種花草蟲獸。在早期,會將這些花草蟲獸搭配使其含有吉祥寓意並運用在供花、看花、粄花、髮飾、帽飾、掛飾……等許多生活用品上,曾幾何時,這些手藝精巧的生活用品卻被工業化的量產商品所取代而幾近消失。
早期因為材料種類有限及取得不易,製作纏花的金屬絲大多是銅絲或鐵絲,厚紙則取自紙盒或隨手可得能再利用的紙,而纏繞的線材則以蠶絲線最為普遍。時至今日, 曾經沒落的纏花再度復興,主要材料則變成少數幾種線材、卡紙及鐵絲,鮮豔、亮麗、細緻更勝從前,近幾年來台灣各地也相繼舉辦多場纏花展覽,每一場都令人讚嘆,也都鮮豔、亮麗、細緻,清一色的。不禁逐漸的令人有纏花〝就是這模樣〞的感受。撇開創作題材不說,所使用材料種類的一致性是使其清一色的原因之一。
「纏花」,「纏」字為纏繞之意,是動作也是技法,而「花」字為樣式、花樣, 二字並沒有特定材料的字彙在其中,不似水彩畫需用水彩、竹雕得用竹材,而是如繡花可使用絲、金、鳥羽、人髮……等各種材料來製作,使其呈現出綿絨、冷硬、粗糙、光滑……等不同質感,讓作品有樸拙、華美、清麗、豪邁的不同風貌。隨著時代的演進,材料種類繁多,更有利於創作,所以老師們選擇使用並結合多種材料來創作。
自開始創作纏花至今,老師們總是秉持著所做的作品要〝與人不同〞的想法,將自己的靈魂注入其中,在2014年於本局美術館舉辦的「千絲萬縷-百年工藝纏花聯展」中,老師也確實讓觀眾感受到了那份不同。而今要用更令人驚訝的方式—專「攻」 使用「 異」於時下常用的材料製作纏花作品,也就是「纏花『攻異』聯展」,來訴諸纏花有更多創作可能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