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五股開臺尊王過爐大典迎國姓公萬民同享千桌平安宴
2025年02月16日
雲林縣民俗無形文化資產五股開臺尊王過爐大典,今(2/16)日上午7點在烏紅帽唱班的呼請、在縣長張麗善及諸位嘉賓點燃起馬炮聲中,由四湖鄉三條崙海清宮起駕,接著即前往次房股大埤鄉豐田村成功廟。
五股開臺尊王信仰文化以鄭成功為信仰核心,其源於清乾隆末年間,臺灣西岸沿海鄭氏後代五名兄弟供奉祖先鄭成功神像,嗣後因五房兄弟分居雲嘉五處(即長、次、參、肆、伍房股),改由五房兄弟輪流請回鎮宅恭拜一年,沿襲迄今已有百年歷史,此為橫跨雲林縣四湖鄉、崙背鄉、斗南鎮、虎尾鎮、大埤鄉與嘉義縣溪口鄉等五股13庄的縣定無形文化資產,每年均吸引上萬餘民眾自發性參加,跟隨國姓公鄭成功與甘爺公、萬爺公神像一起過爐。雲嘉地區五股開臺尊王各股村里輪值主辦過爐需5至15年甚至百年才有一次機會,今年由次房股豐田村輪值
縣長張麗善表示,五股開臺尊王每年定期過爐過庄的特性,加上每年輪流不同村落值年,保留「各股自有顏色」、「配掛紀章」、「過股點交」、「神龕啟封」、「點交熔金」、「貼封條蓋私章」、「分旗腳」、「一股請四股」、「歷屆爐主隨駕」等獨特民俗,而迎請國姓公陣頭「自組陣頭」皆傳承百年,由各村子弟成立,如柑仔獅、雞籠獅、開嘴獅、北館、唱班、轎班、先鋒旗隊及擔花班數十個陣頭擔任,深具在地性及傳承意涵,讓此民俗於105年登錄為雲林縣民俗文化資產。
張麗善指出,五股開臺尊王過爐顯現雲嘉地區之歷史文化,並擴展為庄頭聯誼與地方重要民俗信仰儀式,是雲嘉地區極具影響力之民俗活動。今年國姓公過爐除依循百年香路,更是過爐路徑中最長,經過最多鄉鎮的一條,沿途過路香經四湖鄉、元長鄉、土庫鎮、虎尾鎮、大埤鄉並短暫駐駕土庫鎮扶朝珠聖宮及虎尾鎮下南震天宮。此次輪值的次房股豐田村15年才能輪值國姓公,更顯格外珍貴,村民總動員籌備相關活動,並設平安宴宴請隨香信眾席開近千桌供信眾吃平安,可見對於本項民俗傳承之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