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崙背羅厝詔安客庄慶元宵傳承詔安客家獨特文化~「擐雞酒」、「跋米籮」
2025年02月12日
雲林縣崙背鄉境內的羅厝與水汴頭部落,慶祝元宵節舉辦別開生面的「元宵擐雞酒」、「水汴頭跌(跋)米籮」慶典活動。
今(2/12)日活動,雲林縣長張麗善、親臨現場祝賀。張麗善表示,雲林縣崙背羅厝「元宵擐雞酒」,是詔安客家庄重要的酬神傳統,已有百年歷史。崙背羅厝村是詔安客家人的大本營,早期村民家中若有添男丁,就會準備自家飼養的雞和米酒到三界公爐主家祭拜神明,並比賽誰家飼養的雞比較肥大,賽後贏家把雞烹煮成雞酒,請村民享用,具有祈願、報喜、分享意涵,也展現傳統農村的人情味。
崙背羅厝社區所舉辦「元宵擐雞酒」活動,由地方耆老及信眾依循古禮,舉行莊嚴的祭拜儀式,隨後在熱鬧的民俗表演、美食攤位,以及詔安客家歌謠演出,讓參與者深入感受詔安客家的獨特風俗與文化內涵。
另外,在鄰近的水汴頭部落的崇賢寺,也舉辦114年水汴頭跌(跋)米籮活動。該項活動也在每年元宵節,由崙背鄉水汴頭社區主辦的民俗活動,此項習俗歷史悠久,更是崇賢寺獨有的信仰習俗,111 年以「崙背水汴頭跌(跋)米籮」正式登錄為雲林縣民俗文化資產。
水汴頭社區為詔安客家聚落,村民80%務農。早年為預測天候,以及對觀音佛祖的崇拜,便衍生出使用米籮來卜卦作物收成好壞的習俗,「米籮站立」意味著豐收,「米籮倒立」意味該年可能將會「半收」(意味收成不甚良好),「米籮蓋立」則表示該年農作「欠收」。參與者以社區居民為主,亦有許多外鄉鎮乃至外縣市信眾慕名前來問卜,農業全盛時期廟埕甚至擠滿了來問卜的農民,足見早期民眾依賴跌米籮預測農事盛況。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是宗教大縣也是觀光大縣,有別於媽祖信仰,水汴頭崇賢寺的觀音信仰,自古以來帶給詔安地區非常大的精神支持,其中由水汴頭崇賢寺積極復興並傳承的跌米籮活動,蘊含人們對於觀音信仰的虔誠,更是專屬於水汴頭的地方記憶,這項十分罕見的問農事祭典儀式,亦為水汴頭社區傳承百餘年的習俗,扮演著傳承詔安客家傳統文化的重要角色,值得鼓勵及肯定,歡迎全國鄉親一起來體驗雲林特殊的詔安客家元宵民俗。
張麗善也特別提到,雲林的元宵節熱鬧不斷,從稍早馬鳴山五年千歲吃飯擔、到崙背詔安客家羅厝元宵擐雞酒、水汴頭跌(跋)米籮,還有3天3夜的水林順天宮蕃薯寮媽元宵夜巡、五股開臺尊王過爐等一連串的元宵民俗馬拉松,這些都是雲林縣的無形文化資產,歡迎各地民眾前來觀賞並感受在地民俗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