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檬外銷再創新高 農糧署加強病蟲害防治及選果,以維護出口信譽
2016年07月19日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表示,國內檸檬種植面積約2,600公頃,年產量約3萬8千公噸,主產區為屏東縣,占總種植面積71%,全年皆可生產,不僅深受國人喜愛,鮮果及果汁外銷也受到歡迎,截至105年6月底鮮果外銷量546公噸,較去年同期249公噸,增加110%。惟自年初以來,即有柑橘潰瘍病遭陸方檢出之情形,今年高溫多雨,適合柑桔潰瘍菌生長與繁殖,為確保外銷順暢,該署籲請種植檸檬等柑橘類農友應加強病蟲害防治及選果,避免柑橘潰瘍病菌擴散,影響農民收益及消費者購買信心。
成立檸檬集團產區,強化疫病防治
農糧署表示,國內檸檬即將進入生產旺季,後續尚有文旦柚、西施柚、柑橘等水果陸續出口,該署本(105)年除已輔導柑橘類辦理供果園登錄,約有97公頃,掌握生產者源頭外,並已辦理4場教育講習(含潰瘍病防治課程),檸檬部分也已整合產區農民團體,包括屏東縣金園農產品生產合作社、屏東縣龍泉農業生技加工生產合作社等約80公頃登錄集團產區,俾從安全用藥、病蟲害防治、農藥自主檢驗及病果篩檢等,到出口包裝黏貼追溯標章,建立一連貫管控追蹤機制。
建立業者自主把關責任
該署進一步指出,為加強病蟲害防治及選果,未來登錄供果園、集團產區及外銷集貨場資料等地點,將會優先納入農委會所屬試驗改良場所專家輔導系統,並適時發布果園病蟲害防治預警、指導農友注意事項及出口檢疫站加強檢疫查核把關等措施。另外潰瘍病容易從果實外表看出病斑,防檢局對已有檢出病果紀錄之業者,將加倍取樣及檢查,使業者落實自主把關責任。
適時啟動產銷穩定措施
為避免病果影響產銷,該署再次提醒,建立檸檬外銷事業不易,為維護品質,農民與業者應建立契作關系,以安全用藥來防治病蟲害。農民如有病蟲害防治技術問題可洽請農委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所(李文豪助理研究員,電話:08-7746740)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