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天使環教列車之旅
2019年07月30日
「月光下,一顆小小的蛋躺在葉子上,毛蟲寶寶準備冒出來了……」大埔里蝴蝶生態解說員生動地說著繪本故事,底下的慢慢天使(身心障礙者)聽得驚奇又專注。
由林務局支持、新故鄉文教基金會推動的「埔里蝴蝶森林公園」環境教育列車,7月30日上午來到位於埔里鎮殘障福利大樓的「愚人夢工坊」,帶領17位單純可愛的慢慢天使深入蝴蝶世界。
由於孩子們心智年齡大約為國小中低年級,新故鄉基金會特別規畫以繪本故事、帶動唱、玩遊戲等,先引領他們認識蝴蝶與生態,最後帶著他們一起到戶外的小花圃種植蜜源植物,讓大家都可以為生態環境盡一份力。
「有誰知道,蝴蝶小時候叫什麼?」生態解說員問。 「我知道,毛毛蟲!」大家踴躍舉手。
「毛毛蟲吃飽後,自己蓋的房子叫什麼?」
「叫做蛹!」孩子大聲回答。
有獎徵答題目設計淺顯易懂,孩子們一反平常的羞澀安靜,爭相搶答,讓社工老師非常驚喜,這對他們的自信心、人際互動都是正向激勵。
了解毛蟲、蝴蝶、蜜源食草的關係後,大家就準備來到戶外進行棲地營造,由3位生態解說員、6位社工及老師一起帶領,在埔里殘障福利大樓旁的小花圃,種下20棵射干,從挖洞、種下到澆水,一步一步教導孩子們自己來。行動不便、坐輪椅的孩子,則安排幫忙灑花種、澆水,務求讓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全部種完後,大家都很有成就感,答應要常常來照顧這些花。
這個位於埔里綜合球場旁的小花圃,常有許多人經過,是一個很好的媒介,吸引來的不只是蝴蝶和駐足的人群,也會讓這些慢慢天使有誘因常常出來,看顧自己種的花。
張育柔社工員表示,環教列車與棲地營造,讓多數時間待在室內的孩子們,可以紓發情緒、增加肢體運動量,最重要的是能走出戶外,享受陽光、空氣、花香,試著接觸人群,也讓大眾有機會更認識他們。
期待隨著環教列車等活動,慢慢天使可以在有趣的生態世界裡,快樂漫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