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歲時祭儀文化活動8月1日登場
2019年07月30日
南投縣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訂於108年8月1日(星期四)上午10:00假南投縣政府A棟地下2樓大禮堂舉行「108年南投縣原住民族歲時祭儀文化暨原住民族日慶祝活動」,歡迎各界共襄盛舉。
原住民族日是紀念原住民族藉由正名運動,找回自己在臺灣的地位。原住民族是臺灣原來的主人,然而,四百年來卻被不同的政權賦予不同的名稱;直到73年,由一群原住民知識份子開始,推動原住民族權利及正名運動,經過十年的努力,政府終於在83年8月1日,將「山胞」正式正名為「原住民」,並於86年第四次修憲時,進一步將具有集體權屬性的「原住民族」入憲。今年適逢原住民族正名25週年,縣府擴大辦理慶祝活動,以宣達「原住民族日的由來與意義」,並藉此展示縣府在推動原住民族教育文化、社會福利及產業發展的施政成果。
南投縣原住民族人口數有29,202人(108年6月統計),其中設籍原鄉地區原住民22,755人,居住非原鄉(都會區)原住民有6,447人。過去,縣府在中央及地方民意代表支持與協助下,努力推行原住民族教育文化、社會福利工作,發展原鄉地區經濟產業及公共建設,其成效也獲得中央部會的肯定。原居住本縣之原住民族有布農、賽德克、泰雅、邵族及鄒族等五大族群,中央公告之16族原住民族均有設籍南投縣。南投縣是多元文化、族群融合的城市。
活動也安排南投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績優課程、績優文化健康站、照顧服務員及志工表揚,南投部大在蛻變中成長,105年提高組織行政層級,由南投縣縣長兼任部大校長,秉持中央政策理念及縣政願景,逐漸朝在地特色發展,106、107年連續2年獲得全國評鑑優等成績。為強化原住民老人照顧服務與支持系統,推動原住民部落健康照護,縣政府朝「一部落一文健站」施政目標,積極爭取中央經費補助,部落文化健康站從104年12站,計畫經費7,928,000元,擴展至本(108)年25站,計畫經費49,663,265元,受服務老人人次預期達17萬6,400餘人次。去年中央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縣政府爭取原民會特別預算經費補助,107年核定補助32,660,315元,108年核定補助60,234,265元,辦理文健站友善空間整修建及設備設施的添購,期能將文健站提升為綜合服務據點,包括簡易醫療、托育及課後扶植等功能,營造「部落之心」之服務環境。
另外,為推廣原鄉部落觀光、提升原住民鄉產業認同價值,縣府原民局積極爭取原民會補助,發展原鄉特色植物(馬告)加工生產及行銷,並促成種植農民與後端產品市場之連結,創新研發原住民飲食文化,達成部落產業、農業永續發展。自100年與南投縣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委託研發「馬告香腸」及「馬告五花醃肉」、101年馬告肉干、102年馬告蛋捲、馬告米菓、106年馬告特厚肉塊及107年馬告肉燥等產品,108年度委託研發「馬告杏仁脆肉紙」延續該計畫推動,也特選在原住民族日辦理馬告伴手禮原鄉特色植物推廣成果發表,行銷馬告系列產品,讓原鄉特色植物能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