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積水容器 防止登革熱發生
2019年06月21日
近日常有午後雷陣雨發生,降雨過後積水的容器易成為病媒蚊孳生的溫床,增加登革熱疫情傳播的風險,為有效防治登革熱,縣府衛生局呼籲民眾加強清除居家周圍的積水容器,讓病媒蚊無處可藏,並於外出時作好防蚊措施,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於皮膚裸露處使用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避免登革熱的發生及蔓延。
衛生局表示,預防登革熱最有效的方法為落實「巡、倒、清、刷」,呼籲民眾應仔細巡視家戶內外積水容器,將積水倒掉,並將輪胎、鐵鋁罐、帆布、寶特瓶、盆栽墊盤等容器澈底清除,若有廢棄浴缸、水族箱等大型容器,可連絡清潔隊協助清運,留下的器物也要刷洗,去除蟲卵後,妥善收拾或予以倒置,使用中的儲水容器則務必刷洗,並加蓋或加掛細網。
登革熱係由白線斑蚊或埃及斑蚊叮咬而感染登革熱病毒所引起,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病人在發病前1天至病後5內血液中病毒經病媒蚊吸取而在蚊體內繁殖再經8至12日才具有傳染病毒能力,潛伏期為3至14天,主要症狀為高熱、發燒、後眼窩痛及頭部、肌肉、骨頭、關節痛,嚴重可能發生出血性徵候乃至休克致死,民眾如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活動史;醫療院所如遇有疑似感染個案請及早通報,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另依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近期台南市南區、高雄市鳳山區、苓雅區、屏東縣屏東市及東港鎮的誘卵桶陽性率超過60%,病媒蚊指數達警戒值且呈上升趨勢,鄰近我國的泰國、新加坡、馬爾地夫、柬埔寨及寮國登革熱疫情處高峰,越南、馬來西亞及印尼處流行期,前述國家及菲律賓病例數也高於近年同期,疾管署已將以上各國、緬甸及斯里蘭卡共11國旅遊疫情建議列為第一級注意,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