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攜手清大團隊發展AI資源回收機器人
2019年06月17日
為落實楊文科縣長AI智慧城市政見,新竹縣政府與國立清華大學研究團隊攜手合作,由清華大學團隊開發AI資源回收機器人,新竹縣政府提供場域聯手進行社會創新的典範。
該活動於本月18日上午10時在縣府前棟一樓社區集市站(7-11旁)舉行,雙方代表新竹縣長楊文科與清華大學電機資訊學院院長黃能富一同為推動AI技術研發、培養青年新創事業展開合作,環保局代理局長羅仕臣及國際產業發展處處長陳偉志皆蒞會觀禮,共同見證此一盛事。
新竹縣縣長楊文科表示,縣政府在發展AI有許多努力,如本縣經濟發展三支箭之一為推動「新竹縣國際AI智慧園區」。另外,縣府也會全力支持青年創業,提供平台讓年輕人逐夢。透過產學合作,提供智慧便民生活,進而發展環保永續。如今攜手清大團隊,開發之AI資源回收分類回收桶,可依民眾所投入之回收物種類利用辨識系統區分,預期可達成回收物正確分類及減少清潔所需之人力與時間,營造新竹縣更友善及智慧的資源回收環境。
進入AI軟硬體整合時代,台灣絕對不能缺席!本次合作之清華大學黃能富院長之AI研究團隊擁有強大軟硬體整合優勢,將技術結合實務,先後攜手政府推動智慧農業轉型、物聯網技術升級等計畫,現在更將AI結合環保、物聯網技術,志在解決環境問題。
清華大學博士生楊宇軒表示,AI資源分類回收機器人是由台灣自主研發結合深度學習的回收桶,已獲得國家專利,目前也進行多國申請專利。以往資源回收垃圾收集後需由人工方式分類,相當耗費時間。AI資源分類回收機器人可大幅降低在垃圾分類上的時間,同時提升回收意願及回收正確率。本團隊正籌備AI新創公司,進駐「清大創業車庫(NTHU Garage)」,清大創業車庫是由清華企業家協會(TEN)籌畫與募款,提供清華學弟妹們全方位的創業服務平台。
此合作案象徵產官學合作三方共好,為社會開啟另一種解決問題的新模式,不僅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力,更是社會創新的代表,創造能扭轉臺灣產業轉型與創新困境的新模式推動社會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