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 02月 01日
清明野外活動要留意 慎防恙蟲病感染
2019年04月03日
( (特派員陳錦玲 南投報導) )
清明時節是民眾安排祭祖掃墓的日子,適逢連假,因此許多民眾也會利用假期安排野外踏青、登山及露營等戶外活動,醫師提醒民眾在戶外行動時應當心恙蟲附著叮咬,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資料指出臺灣全年皆有病例發生,恙蟲病例每年約四月開始增加,流行季節主要為夏季。
南投醫院感染科廖嘉宏主任表示,恙蟲病是由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螨叮咬而傳染,恙螨會停留於草叢中,伺機攀附到經過的人類或動物身上,又稱叢林型斑疹傷寒,恙蟲病的潛伏期約9至12天,恙蟲病雖非大型傳染病,但每年仍有零星各案通報,診斷不易,威脅民眾健康。
廖嘉宏主任表示,感染恙蟲病的患者會出現持續性高燒、頭痛、淋巴結腫大等症狀,約發燒一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恙蟲叮咬處通常會出現焦痂,若沒有經過適當的治療恐有生命危險。南投醫院每年皆會收治患者,其中一位年輕女性是在登山後因為不明原因發燒,脖子後方出現焦痂,就醫後確診恙蟲病,所幸在即時投藥治療之後,已康復出院返家。
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提醒民眾,適逢清明掃墓,也是春暖出遊的好時節,民眾如果到野外活動時,應多加防範,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等保護性衣物,以避免恙蟎附著叮咬,並於活動結束後儘快沐浴並換洗全部衣物。如於野外活動後發生不明原因發燒,民眾就醫時,應主動告訴醫師旅遊史(Travel history)、職業別(Occupation)、接觸史(Contact history) 及群聚(Cluster)情形,以利感染科醫師鑑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