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傳統纖維特展II-消失的線條開幕記者會
2019年02月26日
( (特派員陳錦玲 台中報導) )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從108年2月28日起至5月26日於1樓纖豔空間辦理「原住民傳統纖維特展Ⅱ-消失的線條」,以兼具傳統與嶄新的纖維工藝技法,重現傳統泰雅古老的紋面文化,緬懷逐漸消失的生活文化智慧。
「原住民傳統纖維特展Ⅱ-消失的線條」展覽中,特以象徵泰雅族人榮耀與責任的「紋面」為主題,當男人擁有狩獵與獵首的能力、女人具有精湛織布技藝後才有資格紋面與論及婚嫁,因此紋面也是成年禮的象徵。同時也是族群自我認同與對外識別的標誌,生命到達盡頭時,以紋面作為到達福地的依據。然而因日治時期頒佈禁令全面廢除後,紋面習俗逐漸消失。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連續二檔原住民展覽,由榮獲文化部授予「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名譽之尤瑪達陸老師擔任策展人,「如果種子不死-臺中原住民傳統與時尚織品展」以部落常見的種子結合當代纖維藝術創作,「原住民傳統纖維特展Ⅱ-消失的線條」則以「紋面」為主題,結合以電腦提花、傳統梭織,以及電腦刺繡等技法進行創作,表現對消失的紋面文化的緬懷,延續性呈現文化傳承與纖維藝術的再生與當代連結的理念。
記者會當日本著對傳統泰雅紋面文化消失的隱憂,弗耐瓦旦(林為道)老師多年來持續追蹤並以影像紀錄,將於開幕典禮中現身說法,日治時期(1913年)禁止族人紋面至今,泰雅族目前僅剩大安溪流域一位百歲的Yaki(婆婆)Lawa Pihag長者仍保有傳統的紋面。
紋身是傳統,也是現代時尚文化的表徵,展覽期間纖博館將於2月28日-3月3日連續假期期間,以及4月6日、4月21日當天下午2:00-4:00舉辦6場紋面系列手作DIY活動,包括印染、梭織、羊毛氈等活動,讓民眾體驗紋繪藝術,現場打卡按讚,隨即贈送限量轉印紋身貼紙。歡迎市民蒞臨觀賞並報名參加各項活動。活動詳情請上官網http://mofia.gov.tw/或是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mofiataichung/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