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 11月 27日
嚴防二期作水稻瘤野螟發生危害
2015年09月16日
( 特派員廖榮弘雲林報導 )
二期作時期為水稻瘤野螟好發季節,尤其常在颱風過境後出現田間密度升高現象。近期部分地區已發現水稻瘤野螟初期危害,若未注意防範,可能影響水稻後續生長,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呼籲農友加強注意田間狀況,即時作好防治工作,以降低該蟲發生密度,減少損失。
水稻瘤野螟又稱縱捲葉蟲、捲葉蟲、葉尾蟲。成蛾產卵於水稻葉片上,每隻雌蛾可產卵 100 至 300
粒。初孵化之幼蟲啃食嫩葉葉肉,形成細白線之食痕,二齡後會將葉尖捲成筒狀,並藏匿其中,取食葉肉,殘留長條白色斑紋。族群密度高時幾乎所有葉片均會受害,由於瘤野螟於抽穗後主要危害劍葉葉片,因此對產量的影響不容忽視,應注意加強防治。
在瘤野螟防治上除了直接辨別危害狀,也需注意田間成蛾密度,藥劑防治的基準如下:
( 1 )平均每叢稻有 1 隻幼蟲時,便需進行防治。
( 2 )水稻田若發現每平方公尺( 20 叢稻)平均有 1 隻成蛾,即為成蛾發生盛期,於此時期 7 天後用藥,以防治甫孵化之初齡幼蟲。防治上可施用 15 %布得芬諾可濕性粉劑 1,000 倍、 75 %歐殺松可溶性粉劑 1,500 倍或 2.8 %賽洛寧乳劑 2,000 倍液。
防治藥劑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或洽詢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雲林縣政府籲請農友使用合法推薦用藥,並遵守停藥期,安全收穫農作物,避免農藥殘留。詳細資料請洽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第六課,連絡電話:05-552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