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藝大師楊元太
(記者呂娟惠 嘉義報導)為緬懷出身嘉義朴子的陶藝大師楊元太,嘉義縣政府今10日在梅嶺美術館舉辦「山韻千峰─楊元太紀念展」音樂會,縣長翁章梁出席開幕活動,向這位深耕陶藝、以山川為友、以泥土為語的藝術家致敬,串連音樂、展覽與導覽,展出楊元太老師及其公子楊上峰的作品,親友及在地鄉親共襄盛舉。
翁章梁說,楊元太老師是大師級的藝術家,今年縣府舉辦音樂會懷念楊老師生前的貢獻,也展出老師的創作理念、精神、作品。楊老師對土地充滿愛,既謙卑又自在,從作品就能看得出質樸、厚重及沉穩,好好欣賞就能讓心靜下來,誠摯邀請各界朋友前來觀展。
音樂會選曲包括「雨夜花」、「寶島四季謠」、「港邊惜別」等經典民謠,更有「千風之歌」與「生命曙光」等深具安慰與精神性質的新曲,象徵薪火不息的藝術精神。下午安排專題講座與座談會,由劉豐榮教授主講「楊元太藝術之禪宗審美精神性」,與文化人蔡文慶、陳箐繡、謝其昌、楊上峰共論藝術與時間的連結。
翁章梁也分享,楊元太老師說在捏佛像時,不曉得是他在捏佛像,還是佛像在捏他,這樣與禪宗相似的深意,深深撼動心靈。楊老師是嘉義孕育出的國際級大師,他為朴子藝術公園量身訂做的公共藝術品「山韻‧嘉鄉」就擺在最顯眼的位置,將佇立在此100年、200年、300年甚至更久。
「山韻千峰─楊元太紀念展」展期從8月6日至23日,以四大策展主題貫穿藝術家創作生命,引領觀眾循著藝術家的精神軌跡,走進陶土與哲思交織的創作宇宙。
首區「大地的連結」聚焦對家鄉土地的情感與材料語言,強調他「只有站在自己的土地,我才能創作」的核心理念;第二區「創作的初心」則呈現發展出「先塑後掏」、撕裂、摔打等實驗性手法,探索陶土的臨界狀態與創作的原點衝動。
第三區「來自內在的造型」匯集「親情」與「太極」系列,顯示楊元太老師如何將身體經驗與自然律動轉譯為形體語彙;最後一區「天人之間」聚焦於其晚年的佛像與抽象造型,展現他對氣韻、無常與慈悲的體悟。
文化觀光局表示,觀眾有機會深入欣賞楊老師代表作「親情」、「太極」與「山韻」,不僅見證他對材料語言的探索,也展現透過陶土凝鍊人生經驗與宇宙觀的思考,同時邀請其子楊上峰先生共同參展,以子承父志、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