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長張麗善率團參訪日本「回家吧醫院」 借鏡打造人性化在宅與急性後期照護新模式
(記者鍾進森 雲林報導)為推動人性化醫療照護,雲林縣長張麗善於7月2日率領「在宅急症照護雲林加值方案」考察團,參訪日本由醫療法人社團焰(TEAM BLUE)營運的「回家吧醫院」,深入了解以生活為核心、醫療與家庭無縫接軌的照護模式。
「回家吧醫院」雖設有120床,卻專門照顧需復健或末期照護者,自入院起即規劃返家照顧方案,並由醫療與多專業團隊(醫師、護理師、營養師、牙醫師等)合作,確保出院後在宅照護的延續。院內設有玻璃大廳、復健廣場及咖啡館,營造如家般氛圍,提升患者與家屬的生活品質與尊嚴。
醫療法人社團焰理事長安井佑醫師強調,成功關鍵在於公私部門合作及系統性規劃。張縣長亦表示,該院的服務設計顛覆傳統醫療觀,將「回家」作為照護起點,融合社區互動與家庭支持,值得台灣學習。
張麗善指出,雲林目前雖已推動急性後期整合照護(PAC)制度,如台大雲林分院等院所投入腦中風、骨折等患者的整合復健,但PAC模式多從醫療端延伸,著重功能恢復與出院準備,與「回家吧醫院」以家庭生活為核心的全人照護有所不同。後者自住院起即規劃返家路徑,並結合社區、空間設計與保險支持,使照護更貼近人心。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陳英詔則指出,雖台日制度相似,台灣尚缺乏從社區出發、以人為本的PAC單位。若能在現行法令下發展創新模式,借鏡「回家吧醫院」經驗,將更具可行性。
雲林縣衛生局長曾春美表示,此次參訪讓團隊深入了解醫養整合的可行模式,也看見日本如何靈活運用醫療與長照保險共同給付,反觀台灣仍面臨制度接軌與人力不足等挑戰,期待中央改善同時,地方也將研擬最適雲林的在宅照護方案。
張麗善強調,雲林偏鄉醫療資源分布不均,期盼藉此次參訪經驗,強化急性照護資源配置,推動長照無縫接軌,實現「從醫院到家庭、從治療到生活」的全人醫療願景,打造更溫暖、更有溫度的醫療照護環境。